2013年,美國醫學會將肥胖定義為一種疾病。肥胖是指身體脂肪累積過多的身 體狀態。肥胖為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, 因此避免肥胖是遠離疾病、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。肥胖的衡量可使用身體質量 指數或體脂肪率等,村民鄉親們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。
即以體重(公斤)除以身高(公尺)的平方。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建 議台灣成人BMI應維持在18.5(kg/m 2 )及24(kg/m 2 )之間,太瘦、過重或太 胖皆有礙健康。研究顯示,體重過重或是肥胖(BMI≧24)為糖尿病、心血管疾 病、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;而過瘦的健康問題,則會有營養不 良、骨質疏鬆、猝死等健康問題。
體脂肪率是指人體內脂肪組織重量占人體總體重中的比例,反映人體內脂肪含 量的多寡,使用較廣泛的估算公式為:體脂肪率 = (1.20×BMI) + (0.23×Age) - (10.8×Gender) - 5.4 公式中的BMI是身體質量指數。Age指的是實際年齡,即週歲年齡。Gender指的是性別,男性時gender為1,女性gender為0。常用體脂肪率標準值如下(資料來源: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):
理想體脂肪率 | |||
性別 | <30歲 | >30歲 | 肥胖 |
男性 | 14-20% | 17-23% | 25%以上 |
女性 | 17-24% | 20-27% | 30以上 |